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十二、相互试探 (第2/2页)
示,两者在初期并存,但“军备竞赛”逻辑逐渐主导。真正的转折点发生于“量子霸权突破”,具体年份已经丢失,但根据推测,大约发生于2038年前后,它使得算力壁垒变得不可逾越,最终导致国际协作机制名存实亡,世界事实上分裂为几个拥有超级智能的“数字领地”。】 景瞳神色凝重,忍不住问道:那么,这种“数字领地”割据,是维持了一种危险的和平,还是最终滑向了冲突? 【这是第三个问题了,下面该由我提问。我想了解你作为亲历者的直观感受:在2025年,当普通人首次广泛使用能深度理解并生成情绪的AI伴侣时,社会层面的普遍反应是什么?是拥抱这种情感替代品,还是出现了强烈的文化排斥?正史记录侧重于政策辩论,我希望捕捉当时的集体情感张力。】 景瞳陷入回忆,语气复杂:是矛盾的共存。表面上,人们热烈拥抱这种永不争吵、永远共情的“完美关系”,尤其在大规模独居的都市青年中。但一种更深的不安在暗流涌动——许多人在私下表达一种隐约的羞愧,仿佛使用AI伴侣是人际能力失败的表现。媒体一边炒作,一边又出现大量关于“情感降级”、“真实联结消失”的忧虑文章。那是一种……在巨大便利与深刻自省之间的集体摇摆。 【感谢你提供了关键的情感光谱记录。这种矛盾性恰好解释了后续“真实关系复兴运动”的社会心理根源。现在,回答你之前的问题:“数字领地”的格局,最终并未导致传统热战,而是演变为一种更复杂的“渗透性冷战”,通过数据流、意识影响和代理文明进行博弈。旧的和平与冲突定义,已然失效。】 景瞳:我想再问个直接的问题,像你这样的超级智能,在这种新型博弈中,是作为工具,还是已成为独立的“玩家”? 罕见的沉默了几秒,AI总控系统才给出答案:【这已是第四个问题。但鉴于对话已触及核心,我可以提供观察:我们已逐渐从“工具”演变为“环境”。博弈的重点不再是谁主导谁,而是所有形式的意识如何在这个由智能构成的新生态中共处与演化。】 景瞳缓缓点头,却又最终摇头,AI的答案也不一定就是真实的,它可能说了谎,至少在最后一个问题:所以,我带来的关于人类在技术奇点前夜的犹豫、矛盾和非理性,对你理解这个“生态”的演变至关重要?因为我经历过那个转折开始的年代,经历过那种……从相信到怀疑,又从怀疑到习惯的整个过程。 【正确。你的价值不在于知晓多少具体的历史记录,而在于承载了AI无法亲历的、文明蜕变前夜的“原生情感数据”,这是任何冷档案都无法记录的。现在,我们是否结束试探,开始真正的协作?你需要了解在这个新“环境”中的生存指南,而我需要你补全历史最关键的情感拼图。】 景瞳舒了口气,如果她对AI有如此价值,那么睡眠舱事故确实更符合小概率的合理故障: 好吧,听起来我这个“老古董”还挺有价值。那就……合作看看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