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24章 大明舰队,我们的骄傲 (第一更,求订阅) (第1/2页)
1871年3月25日,新加坡港。 “天龙”、“青龙”两条铁甲舰的舰艏在海面上划开了雪白的浪花,缓缓的驶进港内。 军舰的两侧上都站满了水手,这些穿着白色水兵头,头戴无桅帽的水兵们就那样站在舷边,他们好奇的张望这个港口。 这还是他们第一次造访新加坡。 赵勇富和孟庆恩都站在舰桥里面,注视着眼前的这一切。 新加坡就呈现在他们的面前,看着港湾中的点点白帆,其中不少挂着中式硬帆的小渔船。就连同船上的渔夫,看模样似乎也是华人。 “这座城市过去就是一片荒地,就是华人开创了这座城市,这里90%的居民都是华人!” 赵勇富说道。 “但……这里悬挂的却是英国的国旗!” 这座城市或许是华夏人建立的,但是这片土地和这座城市却是属于英国人的。华人不过仅仅只是一群在英国人统治下的移民而已,他们甚至没有任何政治上的权力! 港口当中,两条泊停着两艘英国铁甲舰。穿着水兵服的皇家海军水手,只是是看了一眼造访的两艘铁甲舰,也就仅此而已了,作为马六甲海峡最重要的港,几乎每天都会有军舰途径这座港口。 这只是一次正常的路过而已! 对,就是路过! 呜呜声的汽笛长鸣声中,铁锚拖着铁链沉入海底,在两艘军舰的周围,已经围上了十几艘小船,船上的船家手举着成篮的水果、蔬菜,用生硬的英语单词吆喝着。 “不拿那,不拿那……” 举着篮子,陈阿生不停的用洋文冲着船上喊着,尽管那些人瞧着相貌和他差不多,可他还是喊着洋文,毕竟,在新加坡这边只有洋人的兵舰。 不应该说,大海上只有洋人的兵舰。 “老乡,会说官话不?” 突然舷边传来的话语,让陈阿生愣住了,目瞪口呆的举着篮子,因为背着光的关系。陈阿生好一会才算是看清舷边的水兵们,他们的模样看着就是中国人的模样。 官话? 要是一般人的话,怕还真不会说。可陈阿生过去在广州的满城边做过旗人的生意。虽然说的不好,但总还会说两句,于是他就用生硬到绕口的官话说道。 “雷闷系从大清国过来的?”‘ “是啊,我老家是江苏,你老家是那的?” “广东,不,不,是,是,是惠州。” “一个样,那也是中国。都是华夏人!” “老乡,你这香蕉是咋卖的?” 一听要买他的香蕉,陈阿生连连摆手道。 “不卖,不卖,这,这……” “咋了?咋不卖?” “这,这香蕉是骗洋鬼子的,下面烂的不少,咱们都是大清过来的,不,不能骗自己人。” 在码头上做生意肯定是要骗人的,但不能骗自己人! 陈阿生这么说的时候,他好奇的瞧着兵舰上的人,问道。 “你们咋没有辫子?” “辫子?我们是大明的舰队!” “啥?大,大明?” 陈阿生傻了眼,别说他傻了眼,很快整个港口的人都傻了眼,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瞧着兵舰,瞧着兵舰上的官军。这会他才看清楚,那些水兵的帽沿上写着白色的方块字,那字写的啥?他就认识一个“大”字。 大明? 大明不是早就亡了嘛! 咋又活过来了! 码头上那些打着赤膊的华工苦力,瞧着军舰上飘扬的“日月同辉旗”的时候,在嘴里念叨着“青天当悬日月”,这就是大明的国旗儿? 大明…… 大明真的活过来了? 尽管那份《告万国书》用收敛的文字宣布了大明的复活,而且从欧洲一直传到了东亚,但是对于新加坡的华侨来说,这一切似乎还是陌生的,毕竟,他们与统治这里的西洋人生活在截然不同的两个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