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深空(姐弟骨科1v1)_第五章 星晨之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星晨之子 (第1/4页)

    

第五章 星晨之子



    穿过层层玻璃穹顶与离子防护廊道后,他们终于抵达了基地核心区。墙壁上闪烁着无声的数据流,宛如流动的脉搏。黎安第一次来到这种地方,仍有些不敢出声。伊森一边和她说话,一边用通行腕环在识别门上刷过,那一刻,她看见一束蓝色光线在他掌心流动,然后门缓缓打开。

    就在这时,他们在银灰色的廊道尽头,看见了一个高挑的男人——

    他穿着一袭剪裁合体的白色研究服,衣领处绣別着“曙光计划”徽章。男人神情疏朗,五官精致得近乎雕塑般完美,却因一只左眼那银蓝色的义眼而带着几分异样的冷峻。他抬头时,虹膜深处有微光流动,像是整片数据海在眼底翻涌。

    “阿德里安。”那人先开口。

    “苏芷。”哈特曼博士点了点头,罕见地露出一丝微笑,“好久不见。”

    两位博士的目光短暂交汇,黎安站在一旁,有些不明所以。

    伊森轻声在她耳边解释:“那是苏芷博士,‘NOVA航行AI’系统的主设计者之一。他几乎参与了曙光计划所有的核心运算模块,”

    黎安微微一怔。她当然听过“苏芷”这个名字——这是任何学航行算法的人都如雷贯耳的传奇人物。可是她没想到,现实中的苏芷竟然这样年轻,看起来不过三十出头。

    苏芷的目光从哈特曼身边移向了黎安。

    “新面孔?”他挑了挑眉,问。

    哈特曼博士神情平淡:“她是黎安。去年在月球的‘轨道航行校准赛’上拿过奖。那个关于跃迁误差修正的项目,你应该听说过。”

    苏芷的神情顿时一亮。

    “原来是那场比赛的优胜者啊,真不容易”他露出一点笑容,“我记得那次她用了一种‘三相重叠预测算法’,连我们的AI模拟都没跑出过那种误差率。”

    黎安受宠若惊,连忙摆手:“那只是侥幸……只是个简化模型,实际环境中不一定能用。”

    “谦虚是好事,”苏芷笑着说,“但你知道吗?那场比赛的算法后来被列入了曙光AI的二级校准库。”

    黎安怔住。

    哈特曼博士淡淡地说:“她现在是我的临时助手。带她来看看。”

    苏芷点头:“当然,能来曙光基地的年轻人都不简单。”

    他们一行人沿着磁悬走廊前进。远处,几艘“跃迁驱动原型舰”正缓缓启动,舰体闪烁着恒星光谱般的色彩,仿佛巨鲸在深空中游弋。

    进入主实验室后,银白的光线瞬间让人有种置身未来的错觉。空气中漂浮着AI运算界面,巨大的中枢环形终端悬浮在半空,周围是一圈圈透明的控制台。

    苏芷带他们来到一处控制屏前,随手调出了星域跃迁模拟。

    “你之前的那套算法,”他转向黎安,“我想听听你自己对轨道航行校准的理解。”

    黎安愣了愣,抬眼看着那幅正在旋转的恒星图谱。

    她深吸一口气,声音有些紧张:“我认为,传统跃迁算法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推算精度,而在于‘信号时延’与‘空间扰动’的双重叠加误差……

    如果AI在决策过程中能允许‘有限自适应延迟’——哪怕是微秒级的调整,就能让实际航迹与理想曲线更趋一致。”

    说完后,她有点忐忑地看向苏芷。

    苏芷一时间没有说话,反而慢慢笑了。

    “不错,”他说,“这是一个几乎没人提过的思路。你在理论层面上的直觉很敏锐——哈特曼,你果然眼光毒。”

    哈特曼博士只是淡淡一笑。

    苏芷看着黎安,眼神里带着真诚的欣赏。

    “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