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第2/3页)
。一想到離目標還差得遠,他心裏又沉了下去,連飯都沒心思吃,徑直去了杜尚若的房間。 他理了理皺巴巴的衣襟,又擦了擦臉上的灰,才輕輕敲了兩下門。 杜尚若早已把曲譜分好,最上層的是藺穆安送來的樂譜,紙張泛着黃,上面還有他用朱筆做的標註。 那是去年冬天,他怕她在樓裏無聊,特意派人替她從邊塞收集曲子,說是讓她彈着解悶。 「這些是我寫的十首曲譜,還有將軍??留下的五首邊塞曲。」杜尚若把曲譜遞給韓盧時,指尖微微發抖:「西市的韻樂齋收曲譜,你明天去那裏問問,若是能賣個好價錢,也算能湊上一筆。」 她沒說一句「捨不得」,可韓盧看着她紅潤的眼眶,看着她指尖在邊塞曲上遲疑的模樣,就知道這些曲譜對她來說有多重要。 尤其是那幾首邊塞曲,她等藺穆安回來時,總在夜裏拿出來翻看,看一遍就紅一次眼。 「放心,我一定好好談,不會讓這些曲譜虧了價。」韓盧小心翼翼地把曲譜裹進布巾裏,貼在懷裏,像揣着什麼珍寶。 第二天就是七月初七乞巧節,京城到處是熱鬧的人群,笑鬧聲隔著幾條街都能聽見。 韓盧趕在紅袖樓開業前,就揣着曲譜去了西市。 韻樂齋的掌櫃是個個鬍子花白的老頭,戴着老花鏡,先翻了翻杜尚若寫的十首曲譜,點頭贊道:「這曲子寫得雅致,有江南水鄉的柔韻,十首曲子,我出十兩銀子。」 接着拿起藺穆安的邊塞曲,看了沒幾頁,眼睛就亮了:「這邊塞曲出處??我給二十兩,如何?」 韓盧心頭一喜,看掌櫃對那曲譜愛不釋手,便討價還價起來:「掌櫃,這五份曲譜都是我家小姐派人從邊塞收集回來的,得來不易。你看,這曲子可是失傳的《廣陵散》,您再添些,不然我們真不捨得賣 。」 他其實也不懂什麼《廣陵散》,只是聽杜尚若提過幾句,知道是名貴的古曲,便拿出來撐撐底氣。 掌櫃愣了愣,重新拿起邊塞曲翻了幾頁,又看了看韓盧沉穩的模樣 —— 這小伙子雖穿着粗布衣服,卻不卑不亢,倒不像普通的僕役。他歎了口氣:「罷了罷了,就加三兩,一共三十三兩,你看如何?」 韓盧連忙謝過掌櫃,揣着三十三兩銀子,心裏的石頭落了一半。 加上他之前掙下的三兩多銅錢,和典當飾物得來的十兩,現在有四十六兩了,可離五十兩還差四兩,明天就是最後一天,這筆錢去哪裡湊? 掌櫃見他皺着眉頭不說話,問清缘由後,歎了口氣:「若是你們急着用錢,我倒有個主意,西市街尾有個賣字的攤子,今天乞巧節,不少姑娘愛買詩箋送人,你若是會寫字,或許能掙些銀兩。」 韓盧連忙謝過掌櫃,揣着銀子去了街尾。 他找攤主租了張桌子,買了幾張宣紙和一碟墨,鋪開紙寫起乞巧詩。 他的字是跟着杜尚若學的,只是一直學不到她字的端秀,雖工整,卻沒什麼特色,從正午等到黃昏,也就掙了一百五十文。 風吹過紙張,沒賣出去的詩箋颳得亂動,韓盧看着錢袋,心裏又急又慌。明天就是最後一天了,剩下的錢去哪裡湊? 回到紅袖樓時,天開始紅了,樓裏也開始營業,客人多了起來,笑鬧聲、彈唱聲混在一起,顯得格外喧囂。 韓盧還沒進杜尚若的房門,就聽見艷紅的聲音從門外傳來,裹着幾分得意。 「褋兒jiejie,別等韓盧了,我聽樓下夥計說,他今天在西市賣字,半天都沒賣出去幾張,就他那點本錢,怎麼湊五十兩?依我看,不如順了媽媽的意,去陪王公子,至少以後還能做個妾,有吃有穿,比在這樓裏熬着強,況且你年紀也不小了,再熬幾年,連做妾的資格都沒了。」 房內的杜尚若沒說話,韓盧卻聽得怒火中燒,衝上去擋在門前:「艷紅姑娘,話不要說得太難聽。錢我們會湊夠,就不勞姑娘費心了。」 艷紅見他回來,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嗤笑一聲:「哦?難道你現在就湊夠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