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十二)铺设后路 (第3/3页)
从未被柳家温柔以待的孩子,捧出的、她所能拿出的全部。 夜深了,寒气也重了些,她指尖发冷。 宋今月透过青烟,觉得看到了孤独瘦弱的柳庭风,在无数个清冷的晨昏里,沉默地、固执地、一点一点地,将自己无法言说的爱意与生命的温度,细细研磨,和入香料,缝进衣袍,种入泥土,嵌入她生活的每一个缝隙里。 泪水再次汹涌而出,夹杂着巨大的愧疚、无力的酸楚和一种几乎将她淹没的悲恸。 她欠她的,何止是一份察觉,何止是一句回应。 红莲像是忽然被一道惊雷劈中,猛地抬起头,脸上血色尽褪,眼中充满了巨大的惊恐和一种豁出去的决绝。她重重地对着宋今月磕了一个头,额角瞬间红了一片。 “少夫人!奴婢……奴婢还想起来一件东西!一件……一件天大的事!” 她声音抖得不成样子,几乎是连滚爬爬地冲进一旁的侧房,在一个不起眼的、落了些灰尘的抽屉最深处,慌乱地摸索着。 终于,她摸到了一个薄薄的、坚硬的物件,那是一个用油纸仔细包裹好的信封。 红莲双手颤抖着将那信封捧到宋今月面前,如同捧着一块烧红的烙铁。她再次跪下,将信封高高举起,泪流满面: “少夫人……这是……这是风哥儿……要奴婢交给您的…..说若她……若她战死沙场,再也回不来了……才准把这个交给您……” 宋今月的心跳几乎停止,她颤抖着手,接过那封信。 信封上空无一字,却沉重得让她几乎拿不住。 她深吸一口气,撕开了封口。里面只有一页纸,纸张是上好的宣纸,上面的字迹是柳庭风的,却比她见过的任何一次都要显得用力、僵硬。 抬首,是三个力透纸背、却又显得无比疏离克制的字: 放妻书 宋今月眼前一黑,几乎晕厥过去。她强撑着,一字字地看下去: 立书人柳庭风,柳门次子。 嫂夫人宋氏今月,温良贤淑,嫁入柳门,侍奉祖母,克尽妇道,从无过失。然长兄庭铭不幸早逝,令嫂夫人青年守寡,幽居深宅,实非人道。庭风每思及此,深感怆然。 今边关告急,庭风奉命出征,生死难料,归期无望。柳门式微,已无力照拂嫂夫人余生。嫂夫人正值芳华,不应为我柳门虚耗光阴,空守名节。 故,庭风僭越,特立此书: 一、 自愿解除嫂夫人宋氏与柳门之姻亲关系,归还本姓,从此婚嫁自由,各不相干。 二、 柳家名下长安东市品清茶庄和回味酒坊并城外田庄两处,尽数划归宋氏名下,充作日后资用,唯愿嫂夫人余生无忧。 三、 此乃庭风一人之意,与祖母及其他族人无涉。若庭风战死,见此书如见人,柳家上下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挠嫂夫人离去。 此心昭昭,天地共鉴。 在名字那里,盖着一个鲜红的私印, 信纸从宋今月无力颤抖的手中飘落,她终于明白了,那一夜她为什么如此乖巧听话,收起了放浪形骸, 她要给的不是占有,而是放手,不是纠缠,而是归还自由, 连她离开柳家后的生计都为她安排好了,给她了一条衣食无忧的生路,还了她一个没有柳家重担的未来。 “啊——” 宋今月终于发出一声压抑到极致的、如同受伤幼兽般的悲鸣,整个人蜷缩起来,哭得撕心裂肺,肝肠寸断。 那炉安神香烧完了。 原来,从一开始,一开始就写好了离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