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第2/2页)
每天細心的溫柔照護以及不厭其煩的微笑鼓舞,銀戎開始覺得教他語言已不再是個枯燥煩悶的差事,反而有種意想不到的成就感。況且坎里的學習能力很強,領悟力也很快,彼此的溝通漸漸變得不是問題,進而就透露了不少有關於自己文明生活裡的點點滴滴。 看到坎里聽聞那些不曾見識過的事物以及生活方式,臉上既是吃驚又是好奇的表情,就覺得很好玩。銀戎猜想自己在聽聞他形容這裡的一切時,大概也是這種新奇的表情吧! 不用說自己心境上對於這裡的接受度,已有大幅的增加,光是看到坎里不僅救了自己、更供吃供住、如此費心的照顧自己,老實說,銀戎真的很感動。當初那些不適應的排斥感,早在看清了自己的處境之後,隨著時間慢慢地淡去,取而代之的,是隨著傷勢逐漸好轉的無限感激。 當然坎里也不是全然把所有的時間、心思都放在銀戎身上,他也有他自己的事情要做。據銀戎所知,荷阜爾族的年輕人不管是男是女,都有他們各自必須去進行的任務,也就是文明世界裡所謂的工作。 而坎里的工作,是背著一個裝滿切割器具的布袋,到與委託人約定好的地點去,將現場那些經由砍伐工人所運來的木頭,製作成一塊塊能夠相嵌組合的木材,搭建成一棟棟的木造房。 或者,利用那些剩餘的小木頭,削製成一些精緻的家具或飾品,提供設計的巧思與勞力的奉獻,來獲得維持生計的食物及用品。 除了老人、病人、孕婦及小孩,村裡頭的所有居民,都是以提供自己的能力或資源,來換取生活所需之來源。以水果換牛奶,以蔬菜換雞rou,以牛皮換棉布,以吃的換用的,以用的換住的……大家各出其力,互通有無。 所以當坎里跟銀戎交代完畢該吃的餐點和該喝的藥、以及千萬叮嚀的話後出門去,他就知道坎里是要去工作了。 每次看到坎里出門前又不太放心地回頭望著自己的時候,銀戎就會感到很好笑,自己又不是小孩子了,幹嘛每次都要搞得好像出遠門一樣的憂心忡忡? 這倒突然令他覺得納悶起來,除了工作的時間之外,坎里一直都是待在這裡,就連晚上也都留在這裡睡覺,所以這裡應該就是坎里的家,但為何卻遲遲未見他的家人出現呢? 該不會是已經沒有雙親了?但總會有兄弟姊妹吧!只是時至今日,銀戎是連一個經過窗前的小貓小狗影子都不曾見過。 除了好奇心的驅使,大部分的動力,則是來自於他的傷勢已有大幅的好轉。原本疑似骨折難行的腳踝,藉著拐杖的支撐慢慢移動,還是可以正常的行走。 說到那支摸起來質感很好的拐杖,無疑也是出自於坎里之手。為了體貼自己接觸部位的不適感,他還特地在支撐胳膊的硬板上裹了一層軟棉布,好讓自己使用起來不會不舒服。 坎里真的很細心呢! 銀戎靠上那支彷彿是為自己量身打造的拐杖,懷著還算不錯的心情,第一次跨出了這間封閉思維的小屋,走向那片充滿著無限想像的廣闊大地。 《待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