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寵傾城:大明男妓青雲錄第二部_第十四篇 回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篇 回首 (第9/10页)

。。。”

    二人在正房坐下,玉城问:“你咋不在家多呆几天?”

    “家里也没什么人。。。父母早就不在了。。。就几个疏远的亲戚,还有几个当年的同袍。。。也没啥意思,就想着来你们西安府长长眼。。。”

    玉城嘿嘿一笑,“那正好!我今日明日带你四处转转。。。后日我带你去我的庄子玩两天。。。我爹他们也去。。。到时候还要杀猪宰羊呢!他们有人会炖咱们陕北的羊汤。。。再配上现烤的黄馍馍。。。你可是有口福喽。。。”

    陆沉哈哈一笑,“那我就客随主便喽!”

    第七十二章

    午后的日头悬得老高,亮得晃眼,却是个没温度的摆设。碧蓝的天像块冻透的琉璃,干净得没有一丝云,西北风刀子似的刮过来,冰凉清冽,割得人脸上发紧。街边的积雪被晒得刺眼,表面结了一层薄脆的冰壳,踩上去“嘎吱”一声,底下还是松软的。

    大年初一的骡马市静得出奇,往日里喧嚣的牲口棚如今空荡荡的,只剩几根拴马桩孤零零地戳在雪地里,桩头的麻绳结着冰溜子,在阳光下泛着冷光。风掠过空荡荡的市集,卷起几片炮仗碎的红纸,飘飘荡荡地落进饮马的石槽。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再往前走几步的一座独栋二层楼,门口人丁兴旺、车马不止,抬头一看——“广客隆”三个大字的金匾在太阳下闪闪发光,这便是玉城领着陆沉闲逛的第一站。

    “都说你这广客隆厉害,我倒是要看看。。。”陆沉抬腿就往里进,也不听玉城的介绍。

    大年初一的广客隆,宛如一座沸腾的室内庙会,又如一幅展开的《清明上河图》活卷。

    南货区里,苏杭来的梅干菜与漳州糖渍金桔同置一柜,景德镇青花瓮里浮着宁波醉泥螺的咸香。

    北味档中,宣府风干的鹿脯叠成宝塔状,旁边大同黄米糕蒸得蓬松,屉布一揭,白雾里现出"寿"字压纹。

    海珍摊上,胶东运过来的海参泛着青玉光泽,每斤竟要价三两纹银。穿茧绸直裰的大老爷却眼都不眨,吩咐小厮:"包上十斤,明日夫人回门时给岳家捎去。"

    生鲜市更是热闹非凡!现宰的肥羊倒挂在铁钩上,皮下脂肪如凝脂,rou铺伙计的砍刀剁在案板上,竟似锣鼓点一般;墙角篾席围着的活禽区,几只肥鸡大鸭子在竹笼里引颈高歌,绒羽间还沾着家里的芦花与稻草。

    陆沉大大吃了一惊,大年初一的生意还这么好?

    玉城得意地笑了笑,那是当然!刚得了压岁钱,又要准备明日回门,自然是大买特买喽!

    活禽档里的伙计是自家庄子里的老人儿,远远看到玉城便笑呵呵地打招呼拜年,玉城也笑呵呵地回了个礼。

    “这些都是你家庄子的货?”

    玉城还是很谦虚地说:“也不都是。。。无非也就是自家庄子里出产的一些土玩意儿,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陆沉切了一声,还在这假客气上了!

    上了二楼,别的不说,光是那排队结账的场面就让人着实一惊——十条队!每一队都有五六个人在排,各个脸上洋溢着喜悦满足的神情。算盘打的天响,银子、铜钱稀里哗啦地往箱子里划拉,这一天下来的流水。。。简直不敢想!

    即便陆沉是亲自看过大同的和合坊,到了这里又是另一番不同的景象,嘴上念叨着:“你们这得赚多少钱啊。。。”

    玉城哈哈一笑,说道:“都是薄利多销的辛苦钱而已。。。要是靠这点钱还真不够忙活的。。。”

    陆沉就奇了,“这些钱还不够你赚的?”

    玉城又是哈哈一笑,神神秘秘地说:“其实啊。。。这门生意最赚钱的都不是你看到的这些。。。而是那个。。。”说着手里指了指那装钱的箱子。

    陆沉还是不明白。

    “钱生钱。。。钱再生钱。。。”

    陆沉还是一脸懵逼。

    玉城皱了皱眉,“哎呀。。。你这个人。。。就是钱生完了钱。。。我再给人结货款啊。。。”

    “我cao!你这不是做的无本生意嘛。。。”陆沉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门生意赚大钱的秘诀在于利用流水和结货款之间打了个时间差,钱生钱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