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十里柔情 (第7/9页)
br> “我听见了。”凛又叫住她,不再掩饰愤恨和敌意,“就你们这破事,亲戚间早私下传开了,你还不知道吧?钟绍钤知道,他故意瞒着你。我本来不相信的,没想到你们这么下贱,在别人的酒席上,家里还有老人病着——” “哦。”话间杳试图出声打断,但凛还是一个劲说,最后她忍不住道,“住嘴,我不想听。” 凛怔了怔,稍微缓和的神色变成高高在上的可怜。她依然坚持不懈地想振聋发聩,“他有什么好,值得你这样维护?他在外面一年花几十万养情妇,这么多年,你又捞着什么?醒醒吧。他就是图你离不得他,养你就像养条狗,无论待你好坏,总归要认他。七夕的时候你跟他出去了,是吗?” 话至此处,钤从另一个方向走过来,远远出声道:“这些话都是从哪听来的?你对我的私生活很不满?” 厚实的地毯吞噬了脚步声。杳装出从容的样子,心里却慌得要命,也没留意他什么时候来的,又听见多少对话。 意外的是,本来钤应该是凛最讨厌的人,她会先去攻击带有嘲讽的钟绍钤。但是没有,钤出现以后,气焰反而收敛起来,她也蔫蔫地喊他“小舅舅”。 她以为骄傲的凛也不会将钤放在眼里,却低估男性长辈这一身份的威慑力。她感觉不到了,现在就是每天骑在钤的头上,物理或精神的层面,都不会怎么样。 结果凛的那些话真的只是背后说说。杳不禁有些失望,如果凛能跟他堂堂正正地对狙,她或许真的会心怀敬佩听她讲,不管是否认同。 “不许欺负我家钟杳。” 他径直走到杳面前,揉了揉她的脑袋,若无其事将人揽进怀间靠着。本来她下意识地有点抗拒,事情才被说破就这样做,不是自爆吗?但他暗用了劲,不让她躲。她妥协了。 哪怕变成现在这样,在避忌旁人和破罐破摔之间,她依然最想相信他。能救她的也只会是他。 等她平静下来,凛已经不见踪影。他淡淡说道:“里面发生了点状况,去看看吗?” 她不假思索以为是她们的事,又惊恐地缩了一下。 “别怕,我是说,去看戏。” 一边往回走,他一边小心翼翼地解释,“外面是有些不好听的猜测,就因为mama刚病倒那会别的人都在,我们最晚过去。不过都是捕风捉影。” “嗯。” “很难忽视的话我带你走,离开这些是非之地。” “嗯。” 但她坚定回握他的手,“你不过来我也能搞定她的。” 他相信她能搞定,也想她少受点委屈。 回到会场,适才过来纠缠钤的男亲戚喝高了,正在人群中央耍酒疯,絮絮叨叨地不停说话,还抓了一堆人当听众。但凡不听他的,他就怒目切齿,甚而在地上打着滚哭。闹了一会,几乎所有人都围在他旁边观看。 男亲戚前言不搭后语地痛骂时事,从去年反对有害炼化项目的罢工,说到中国没有诺贝尔奖,好不容易得了个非科技方面的文学奖,作者还是靠的抹黑中国农村迎合外国佬。鲁迅先生的文学才是最好的文学,散漫、麻木的国民劣根性,该写的东西在他那时就早已写尽。 神化鲁迅,将之抬到过高的位置,是流行的本地迷信之一,既是出于地域认同,也是因他文章里的怀疑主义,颇与噍杀轻急的民风暗合。类似的话杳从小就听。 经典的本地迷信还有两个。一个是倘若当年蒋公不败,本地就会成为陪都,发展得比今日更好。另一个是秦始皇派徐福出海求长生药,从这边的港口出发抵达东瀛,带去本地的童男童女三千人,所以本地人是东瀛人的祖先。 男亲戚一股脑将这些迷信说了个遍。 钤听着无稽的话头都大了,偏偏男亲戚还嗓门很大,让人想无视都难。 一开始就说看戏,闹剧的主角不就是他吗?钤让她看另一个方向。 穿着洛丽塔裙的陌生女人正跟程弈夫妇的两家人站在一块,开了个小会。每个人的面色都不好看。维珍和她的母亲正安抚小孩,程弈又低着头不敢说话,若筠姑妈在中间主持秩序。 周围太吵闹,现在已经听不清她们在聊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