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问米(剧情) (第2/3页)
办才好。” “孤闻北境有狼,毛色藏于雪,利齿隐于喉。你们日日苦谏,却不见陈人秣马之刃,早已抵孤咽喉,凉得很。” “诸位爱卿,你们说,国库空虚,历经数年休养,才稍有盈余,不可轻动刀兵。你们说,百姓厌战,需安抚民心,不可再添兵祸。你们还说,北陈新君孱弱,正忙于内斗,绝无南侵之意,当以和为贵,静观其变。” 她每说一句,所有人都茫然一分,大家看向魏绪,可魏绪头低着,亦看不清表情。 女人话语中含着淡淡讥诮:“听起来,真是字字珠玑,句句为国。孤差一点,就信了你们这番老成谋国之言。” “爱卿们知道问米吗?” 她怜惜地唤出老臣:“商太常,你是天底下中读书最多的人,你来说。” 头发花白的商良科缓缓出列:“问米者,北陈巫觋之术也。以米为枢,召亡者之魂,通幽明之隔,俗谓落神,降僮。” 她顿了顿,见白虹并不语,便更细致地说了下去:“其术之要,在米通阴阳。魂附米母,米辄异变。或结霜雾,或现纹裂,女巫观米象以判吉凶。升米为祭,饱馁幽魂。陈人云,黄泉饥馑,粒米胜金,故以米安鬼,始能言事。此俗肇自楚越巫风,《礼》言,重黎绝地天通,而野老终存问鬼之术,米本五谷之常,然俗信其聚天地生气,可贯幽冥,故衍为秘法。然稽之史乘,多见术者诈伪,君子当明辨之。” 帝王很赞赏,很迷人地笑了笑,然后突然把笑收住,将魏绪的奏折狠狠掼到大殿下:“用来祭祀,祈福国运的贡米,已被大肆运往北境!北陈商贾串通朝廷虫豸,在江南收购贡米!” 魏绪脑中嗡一声,一片血白。 不……不是这样……这根本不是他写的…… 一股寒意,仿佛来自问米召出的鬼魂,从脚底爬上脊椎。 陛下有世间最好的嘴。 魏绪缓缓地,一寸寸低下头颅,将脸上所有的惊愕、恐惧、冰凉,彻底埋进阴影。 “陛下息怒……” “息怒,”周红打断新任丞相司马枫,“你们告诉孤,这是寻常的买卖吗,北陈缺粮,会缺到要用金子的价格来买米吗?她们是为了支撑问米之耗,大唐敬天法祖,贡米之中,蕴含的是一岁丰收之精华,家国社稷之气运。她们用我们的贡米来问米,不是要窃取我们的国运吗。” 朝堂死寂。太傅出列,拱手道:“陛下,巫蛊之说,或有夸大。北陈虽有异俗,但窃取国运,此等说法……恐,恐为空xue来风,无据可考啊。” 太师道:“此事事关两国邦交,非同小可。奏本所言,是否……是否需要再行核实……” 周红提着宝剑走下御阶,寒光迫得几位老臣后退。 “你们是不是还要说陈人购米,不过祭祀问卜,不必惊惶?难道不知道昔年楚王纵越巫采药,三年而江汉妖氛蔽日!你们是不是还要说陈国路遥,其祸难及中州?难道不知道齐侯容莒人私铸厌胜之器,五载而临淄城头遍插玄鸟旗!五十年前的云州之耻,孤只是听先帝提过便久久不能忘记怀,你们这些亲历的老臣反而忘了吗。” “当时,北陈的国师,用无数生灵为祭,大肆问米,为她们的士兵加持了鬼神之力。大唐的女郎,面对的根本不是人,是一群不知疼痛、悍不畏死的行尸走rou。” 周红弯腰捡起那本奏疏,声音陡然拔高:“北陈人人会问米,但她们没有那么多米,竟将手伸到了我朝贡米头上。魏御史的奏本上查得清清楚楚,这些米,最终都流向了北陈,这是用大唐臣民的血汗为她们提供加持。” “届时,”她顿了顿,忧郁地蹙眉,仿佛已经看到了国破家亡,“她们的刀剑将更加锋利,她们的身体将更加坚硬。我们的箭矢射不穿她们的皮rou,我们的长枪捅不进他们的胸膛。我们的女郎,我们的母父,都将被绑上祭坛,成为那些饿鬼的新食。” “猛虎在门外窥伺,不是关紧窗户就能平安的;必须拉开弓箭才能断绝它的祸患。饿狼在四周环绕,不是投喂rou食就能安宁的;应当磨利刀斧才能割断它的喉咙。用巫蛊邪术窃取国家的人,不是一味忍让就能平息祸端的!必须点燃烽火燧烟才能焚烧它的巢xue,爱卿们嘴里天天念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