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贡米案(剧情) (第1/3页)
白思源得知长皇子进了周红寝宫,他并不关心前朝,只若有所思地对宫人说:“那对兄弟出来了?” “是,那对兄弟也是可笑,只要离开了王就惊弓之鸟一般,仿佛谁都可能戕害他们。” “小心点没什么。”君后笑着反驳。 他望着御花园里的秋千突然说:“小否也就和他们俩一样大。” 他是一口无波的古井,任凭天上月亮怎么圆,也映不出一星儿女的倒影。 “当上瑶光,大概已经是我积德的结果。” 有的琯朗恩爱至极都能生孩子,他这辈子却极大可能无法享受真正的天伦之乐,他痛苦极了也怀疑过周红下手脚,但事实是他的家族日薄西山,羸弱无力,人家何苦费那力气来防你?命数罢了。 “可为什么连周礼群都能生。” 身旁的宫人缄口不言,还是一个年轻一点的小侍卫嘟囔:“生孩子害人,长皇子似乎生了孩子后病体再也未治愈,每摇摇欲坠,玉山将崩。” 白思源看了一眼那女子:“健康于他不是好事,也许是一种凶兆。” 英招闻言也有自己的委屈,哪怕君后是无意,她也觉得被训了,还不是看没人理他看上去太可怜,他一句又一句停好久,绝不是那种自得其乐的自言自语,她生性欢乐,不愿让话掉地上,这打击比这秋风还要凉上三分,撇眼再不愿多言。 待轮值结束,英招脱下略显沉重的甲胄,换上常服走出宫门,才感觉自己重新活了过来。宫墙之内,连君后那般温润爱笑的男子,说出来的话也难听。 一入长街,喧嚣的人声与烟火气扑面而来。叫卖的、说笑的、行色匆匆的,构成了京城鲜活的脉络。正好碰到jiejie也下值,两人便像两滴油汇到一处,朝街角那家馄饨摊滑过去。 街上往来的郎君与夫人,不少人周身裹了黑纱。那黑纱质地各异,有的只是寻常,有的则在边角缀了银线绣纹,又见玄色、绀色双色绸缎,一层压着一层,如同夜霓垂落,更兼重重叠叠的披帛罗带,如烟似雾缠绕于臂间,又顺着腰身垂落,一直延展至地面。 更有甚者,穿得宛如自暴自弃,层层堆叠,硬生生在身板上架出个繁复逶迤的轮廓。领口尤其繁复,硬挺地堆到下颌,又累赘地翻折出五层。 “哟,李宝儿,今儿也‘掩月’了?”她笑着打趣道。 被称作李宝儿的少年羞涩地拉了拉臂膀间的纱遮脸:“jiejie你莫要取笑。如今京中贵人们都说,这般打扮最有风情,既显清冷,又带些欲说还休的神秘,还必须是暗色,裹得越多越好,夫不如侍,侍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寡夫,就是这样。” “多不吉利,”jiejie陆吾哈哈大笑,“一个个身强体健,吃饱了撑的。你们效仿之人那是病骨华裳,为了咳血之用,免得失仪于人前。你们把家当织物全裹在身上,只当你们随时入棺呢。” 这番话引得旁边一家绸缎庄的女掌柜探出头来,她嗑着瓜子,笑吟 :“王大人,您这就外行了。这不叫学,这叫风尚,风尚就是疯一场,您瞧,自从长皇子在清明被那么惊鸿一瞥后,我这店里常年积压的乌云纱、玄影纱终于重见天日,我只盼更疯一点。” 街角茶肆的凉棚下,两个头戴方巾、身着儒衫的女读书人,一脸不豫地喝着粗茶。 一位是附近书院的讲师,一位无业游民。 “还是京城有趣。” “楚王好细腰,宫人多饿死,如是而已。” 讲师声音大了一点:“东施效颦,沐猴而冠!殿下是无奈之举。尔等四体康健,无病呻吟,将他人的苦楚当作自己的风雅点缀,实乃浅薄至极,可笑至极。” 路过入耳的郎君面红耳赤,几欲要打。 “说实话,倒是抑自了服妖之风,回归礼乐。” 所谓服妖,又是一股歪风。要么把衣袍剪得七零八落,左边袖子长,右边袖子短,衣襟上还故意弄些破洞和油污,要么穿红着绿,露出肩颈大片肌肤,好像随时要躺下来嫁人娶妻成好事。 秦先生听了这话,紧锁的眉头也稍稍松开了些。她再次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叹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